1、加熱的深度和面積選擇:加熱深度深,面積大,整體加熱,應選用功率大,頻率低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。加熱深度淺,面積小,局部加熱,選用相對功率小,頻率高的感應加熱電源。
2、工藝選擇:一般來說,淬火,焊接等工藝,相對可以選擇功率小一些,頻率高一些;回火,退火等工藝,相對功率選大一些,頻率選低一些;紅沖,熱鍛,熔煉等,需要透熱效果好的工藝,則功率選得更大,頻率選得更低。
3、被加熱的工件形狀和尺寸選擇:工件大,棒料,實材應選用相對功率大,頻率低的感應加熱電源。板材,工件小,管材,齒輪等,則選用相對功率小,頻率高的感應加熱電源。
4、工件的材料選擇:金屬材料中熔點高的相對選用功率大一些,熔點低的相對選用功率小一些;電阻率小的選用功率大一些,電阻率大的選用功率小一些等等。加熱速度快,應選擇功率相對較大,頻率相對較低的感應加熱設備。
5、設備的連續工作時間選擇:連續工作時間長,相對選擇功率略大的感應加熱設備,相反,則選擇功率相對較小的設備。感應部件與設備的連線距離選擇,連線長,使用水冷電纜連接,應選用相對功率大的感應加熱電源。
6、使用優勢:可局部加熱。綠色環保,不產生有害物質。省能源,處理時間以外,僅待機電力就可以,很合理,省電。被加熱物質,有諸條件要求,但只要是金屬就可以加熱。可快速加熱,與其它方法相比,以秒為單位即可加熱到所要求的目標溫度。可在相對穩定的溫度下自動運轉。即使沒有熟練的技能,也能進行穩定的生產加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