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鋼的化學成分:鋼的化學成分影響鋼的淬透性和胍點、馬氏體比體積、奧氏體和馬氏體的屈服強度、鋼的導熱性等,從而影響高頻加熱電源淬火應力的大小和分布,故成分不同,淬火畸變趨勢也不同。碳含量越低,熱應力的作用相對越大,因淬透性差,需快冷,且低碳鋼馬氏體比體積較小,故相變應力也較小。
碳含量高,則相變應力作用增大。合金元素一方面使導熱性降低,使熱應力、相變應力增大,另一方面又增大淬透性,允許采用較慢的淬火冷速,使熱應力、相變應力降低。同時合金元素還使胍降低,導致工件強度較高,殘留奧氏體較多,故工件容易保留熱應力引起的畸變。
2、鋼的原始組織原始組織的比體積越大,則淬火前后比體積差越小,從而可減小體積變形。一般索氏體組織淬火后的變形量小于珠光體組織;粒狀珠光體的變形量小于片狀珠光體。另外,鋼中有帶狀碳化物時,沿碳化物帶狀方向的畸變明顯較垂直方向大。
3、熱處理工藝淬火加熱溫度高,冷卻時心、表溫差增大,熱應力相應提高。同時還使淬硬層深度增大,使相變應力提高。冷速越大,則淬火應力越大,畸變也相應增大。其中,降低在胍點以上的冷卻速度,可減小熱應力引起的變形;降低在M點以下的冷卻速度,可減小因劇烈的馬氏體轉變產生的相變應力而引起的畸變。
4、截面尺寸及形狀工件截面尺寸直接影響淬火后的淬透層深度,截面尺寸越大,淬透層越淺,熱應力對變形的作用越大。反之,截面尺寸越小,淬透層越深,則相變應力對畸變的作用越大。
工件的幾何形狀對淬火畸變的影響極大。通常,工件的棱邊、角、凸起處,冷卻較快,平面、凹面、凹槽冷卻較慢。外表面比內表面冷卻快。形狀簡單、規則對稱的工件畸變較小,且變形較規則、均勻。形狀復雜、不對稱、薄厚不均的工件,畸變較大,易產生彎曲、翹曲。
此外,工件裝爐和加熱方式、工件裝夾方式、工件淬火時淬入介質的方式,以及在冷卻介質中的運動方式等,均對工件淬火畸變有很大的影響,生產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。